5月7日上午,必赢76net线路唯一官方网站分党校第三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题”党员培训班在行知楼2050103教室迎来理论学习的第六讲,杨柏岭院长应邀为大家带来主题为《传播行为的文化品质:孔子的文化传播实践及现代意义》的专题讲座。杨柏岭立足于传播学、文化学的学术视野,用以孔子为代表儒家思想的文化传播实践为学生党员细致解读了新闻传播理论的文化基础。本次专题授课由党课班班主任孙月婷主持。
讲座伊始,杨柏岭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此次讲座的选题缘由,从“媒介是载体还是本体”、“传播‘去品质化’现象”、“‘传播学本土化’的不足”、“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的缺憾”以及“孔子在文化传播史上的地位”这五个方面联结古今中外、打破学科壁垒,从传统儒家思想中汲取文化传播的内涵与精髓,阐释了学习和了解中国传播学基础的必要性。他的核心观点是,孔子以一个智者的崇高地位,与其文化传播实践密切相关。孔子以礼为仪,以仁为人,通过游说、讲学、著述等方式,勇于担当文化传播使命,实现了文化人身份与传播主体角色,传媒责任与历史使命的统一。这对于当今的媒体人有着深远的意义。
接下来,杨柏岭从“传播主体的文化修养”、“传播媒介的文化品质”、“传播内容的文化内涵”、“面向受众的传播方式”四个方面来系统讲授。“博学多省”、“好学慎思”和“言传身教”体现了孔子作为传播者的修养意识、知识结构和媒介意识。孔子参省的品格已为中国文化确立了一种人格典范,孔子的言传身教也彰显了“传播者即媒介”的观点,对当今文化传播者极具启示价值。孔子的一生,通过游说、修书和讲学的方式完成了上行传播、大众传播和下行传播,足见他对传播方式的重视。一个时代的文化传播的性质和水平,不仅在于“传播什么”,还在于“怎样传播”、“用什么传播”,媒介文化决定传播的速度、内容和范围。孔子一生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首先彰显出文化传播功利性的规律,也确立了知德并举的内容架构,更明确了真善美三位一体的传播价值。孔子在传播儒家思想过程中,具有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很好地处理了文化认同与文化批判之间的关系。今天的我们也面临着“文化断裂”的危机,需要如孔子一样肩负文化传播的使命。
讲座最后,杨柏岭高度评价了先贤孔子的一生,是“中国传播文化的先驱”。他谈到“媒体是人的延伸,传播是文化的延伸”,坚持正确的方向、高端的品位、健康的趣味,无论对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是严峻的挑战。
三个小时的授课中,杨柏岭从传播学角度深入研究孔子思想,结合内涵丰富的史料,引经据典,从全新的思维方式深刻揭示了新闻工作者必须以成为兼具文化修养和政治立场的文化传播者为价值追求和精神坐标。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性研究,也是对中华传统儒家思想的深入探讨,启发学生党员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增强文化修养、注重内涵建设,在文化传播实践中做有深度、有思想、有价值的传播主体。(文/何修豪 图/方旭)